一個市議員不滿意桃園治平國中仍有髮禁及體罰,認為應給予學生自由選擇穿著的學習和空間,強硬與學校互槓,而學校說這是傳統文化及特色。這個女生回應了這些話:

周芷萱

2016.02.20 
 

看到王浩宇對上治平的事情,小治平們說「我們自願被打」。
想起一個往事。
 
我念青溪國中,當時是桃園非常有名的「公立收費、私立管理」的學校。為了念這間學校遷戶籍的學生不在少數,以至於我那一屆有一千三百個學生。(光一個年級喔)教室坐到爆炸,後門都打不開。

我們升旗的大戲是摔手機。如果被訓導處查到帶手機會被沒收,然後升旗的時候叫上台讓全校三千人一起看手機被摔。那是個3310流行的時代,所以如果摔到3310,要摔好幾次XD(想起來畫面超級荒謬)

有一次我偷帶手機到學校,放在書包裡也沒拿出來,不知為何被訓導處廣播叫去(現在想來應該是因為升旗的時候老師會搜書包吧)。但叫去之後只被訓斥了一頓就沒事了,沒被沒收,也沒被摔。想來,應該是因為我是所謂的好學生吧,或是有老師罩著。
那時只覺得慶幸,現在想來,是赤裸裸的階級啊~~
 
我們訓導處之所以會這樣,因為有一個大名鼎鼎的訓導主任,聽說黑白兩道關係良好(小時候聽的也不知道真假),學校裡的小混混都鎮壓的住。到國三那年他被人本基金會檢舉體罰,被換掉了。

我媽很生氣,說這種教育基金會不知道教育現場的需求,有那個主任在家長們多安心。我當時也同意,覺得訓導處給了我安心的中學生涯,而後討厭人本了很多年。
我覺得我當時的那個同意,就跟今天的小治平們說他們自願被打,是一樣的。我當年可能也會說出自願被打。

我中學時期除了念書以外的各方面狀況都很不好,對世界跟未來有一種恐懼,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麼。接收到的資訊就是其他的國中會打人、會打架、會讓想念書的小孩無法好好念書,縱使當時對師長干涉我交友有所不滿,但是大體上還是同意這種「為我好」的控制。
現在回想,因為當時我不知道怎麼辦,不知道怎麼面對世界。面對書本,其實是最簡單的方法。剛好我也很幸運,還算會考試,於是就躲在考試裡長大了。
 
我現在覺得,這種管得嚴,其實是教育的怠惰。他們不知道在孩子打架的時候怎麼教、不知道在談戀愛的時候怎麼教、不知道不讀書的孩子怎麼教,乾脆通通讓他們不見。

學校教育產出一批又一批一樣的孩子,有差不多的價值觀、差不多的未來追求,學生被壓成差不多的樣子,未來成了社會裡的多數人。
這就是很多家長期待的未來。

所以支持體罰的家長跟人們在想什麼,我覺得不難理解啊。因為他們就希望孩子,變成跟這個社會多數人一樣的樣子。管得嚴的教育方法如果成功,就可以把人變成容易複製社會價值觀的樣子。
然後他們就認為那樣會快樂,其實有時候只是把問題延後而已。

比如說,我中學時期親子關係極好,我家人都很得意我沒有叛逆期。這幾年家庭關係每況愈下,我父母不懂為什麼叛逆期這麼晚來。但其實只是壓久了,終究得彈回每個人原本的樣子。我拒絕再繼續演戲了。
比如說,我身邊所謂小時候表現優秀、人人稱羨的孩子,長大以後接二連三的出狀況。而且出狀況的時候,他們甚至不知道怎麼紓壓、什麼事情是可以讓自己開心的事情。被壓成方塊太久了,忘了自己原本的樣子,失去了探索形狀的機會。
 
但是在成年期才要彈回自己的樣子,探索生命的形狀,其實會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因為世界不再那麼寬容,有畢業年限、有房租要付、家庭要養。於是很多人就忍下來了,繼續當那個正方形,簡單但是痛苦的正方形。

所以看到小治平說自己自願被打,我其實是心痛,並不想要嘲笑他們。他們未來可能會變,也許不會,但無論如何這當下的發言,是真實的感受。我看到正在輾壓成形的一個個方塊。

 

 

 

 

 

 

 
希望每個人有一天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形狀。

 

 

 

 

 

 

 

最近想著新學期該給學生上些甚麼課,今天在新課表出來後就忙著排資源班的課,想到後來、排到後來,我有很強烈的沮喪感。

 

我覺得我不太適合當一個老師。

 

 

 

 

放在資源班的位置,不如導師那樣能使上力氣,理解不夠,陪伴不夠,不如行政那樣能夠統籌行政事務,抽課抽半天只是讓學生更累,讓學生學不到本來得更多元的科目,不如經師那樣一番作為,我仍舊抓不到學生的學習能力,我也對自己的課程不慎了解,我真的不知道可以教他們甚麼,這原本就是我最大弱點,我這小雞都還沒長成母雞,真的不知道要怎麼帶其他的小雞。
 
已經忘記自己是怎麼被教大的,當年不愛數學,不知道考壞多少次,我還是能夠長大,以前也有過長久的自怨自艾,自卑到現在也還沒治療好,我還是能夠長大,英文背了那麼久那麼多,我還是一堆不會寫,到現在也是忘光光而得要重新學,所以我好想要教,可是又覺得,生命自然就在教我們了。
那些知識對誰而言重要只有我們自己知道,變成老師之後,怎麼總是在替學生的成績著急,其實我想著急的不是成績,是他們沒有辦法好好的或更多時間的去想他們喜歡甚麼和去學習甚麼,我國文能比數學好,就是因為我感受到文學中的智慧和美麗,所以我付出比較多時間,可是現在,還是像當年一樣,我們還是得為每一科都得好這件事而不安和擔憂。
 
因為希望好好的讓他們待在普通班,因為這個考量,課真的難排了太多,老師們委婉拒絕我抽課的時候,我真的是緊繃了一會同時也鬆口氣,「你怎麼可以不讓我抽課,他們已經沒有時間了,他們需要更多時間以免他們越來越落後阿」,「太好了,你沒同意抽課,這樣他可以在體育課多跟同學打一場球,或是在美術課多完成一項作品而發現自己有藝術的才華」
 
我其實不是個腦袋清楚有邏輯的人,也不是多有創造力的人,我也更是一個如同特教生一樣需要更多時間思考和理解的人,所以準備課程和上課對我來講很辛苦,可是我們已經不太能被等待了,打鴨子上架也要弄出個課程來。好希望能先將O和考不考得上大學這件事放一邊喔,很希望能夠讓他好好地描述她在電視上看到了甚麼樣的內容,好好地講講他的心得並且記錄下來,也許他也可以寫出另一篇新聞張、拍出一齣好影片、寫出一個好劇本等等的,就像上面說的,好想要他們也有自己的形狀和樣子。
 
我還是看到很多很好的老師,他們很有方法,很嚴格,可是也很愛學生。此時我會覺得這些老師到底是好在哪個地方?對我而言他們教書這塊都很厲害,可是我想,他們讓我覺得更好的,是他們願意愛孩子。我回想以前,我也覺得有幾位老師教書很厲害,也讓我佩服,可是我終究不會回去找他們,好奇怪喔。
 
別人對於當老師的志願不曉得明不明確,可我還是得持續的觀察自己,直到我真的懂得那一天,我才會知道我到底適不適合當老師。
 
精神不好真的語言邏輯好奇怪,我下次一定看不懂自己在打甚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